古人弹琴,到底啥姿势啊
唐 佚名《调琴啜茗图》
宋 赵佶《听琴图》
元 王振鹏《伯牙鼓琴图》
明 文徴明《蕉石鸣琴图》
清 朗世宁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
古人弹琴姿势这个知识点,古人弹琴其实不冷,到底而且对弹琴的啥姿势人来说,习以为常。古人弹琴只不过,到底弹琴者有没有想过唐人、啥姿势宋人、古人弹琴元人、到底明人、啥姿势清人都是古人弹琴怎么弹琴的呢?
这个答案,在古画里直接就有。到底
《调琴啜茗图》是啥姿势宋人的摹唐画,虽是古人弹琴宋人摹,表现的到底仍是唐人。五代以前(包括唐)古琴的啥姿势弹奏方式,弹琴主要以坐在石头上或者地上,琴身斜置腿上为主。
《听琴图》挂在宋徽宗名下,是宋人的画,画宋徽宗坐在石上,前有琴桌(但这张桌子显然比现在通常的琴桌短),自宋以后,古琴平放,琴者正坐弹奏的方式逐渐固定下来,成为标准。
元人王振鹏的《伯牙鼓琴图》,画伯牙坐在石上,琴平放在腿上。虽然画的是古早的人物,但弹琴坐姿显然是宋元时代的。
明朝出现大量的携琴访友或者山林弹琴图,比如文徴明的《蕉石鸣琴图》上,琴师杨季静盘膝而坐, 将琴置于腿上,这样的演奏方式难以驾驭有技巧、有难度的琴曲。然而,这恰恰是古画中明代文人最常见的弹琴姿态——这是当时流行的文人风尚,但并不是最合适的弹琴姿势,因为很多文人其实琴弹得不好,甚至不会弹。
至于清人的《弘历观荷抚琴图》,坐于琴椅琴桌弹琴的弘历,显然已和现代人的弹琴姿势一般无二了。
这五张图中,除了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,都是当时人绘下的时代留影,宋人绘宋人,明人绘明人,清人绘清人,若宽松一点看,《调琴啜茗图》和《伯牙鼓琴图》也可看作是时代留影。
古画里真的藏了太多东西,留存的时代痕迹,比文字更直观。
文并供图/任淡如
- [2025-05-09 19:32] 深圳市消委会推动十大银行全面整改信用卡分期问题
- [2025-05-09 19:25] “金石榴”短片盛典:首倡以AIGC技术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传播
- [2025-05-09 19:24] 中国消费者协会升级“企业售后服务查验宝” 帮消费者避开钟表黑维修
- [2025-05-09 19:24]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消费舆情监测报告 出行体验、观影服务成吐槽热点
- [2025-05-09 19:18] 付“现金”返“摩豆” “摩捷出行”被指强制消费
- [2025-05-09 19:14] 【网络中国节】AI“复原”清明十二时辰 听千年春韵里的古今交响
- [2025-05-09 19:03] “提振消费信心”——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
- [2025-05-09 18:54] 国家医保局:及时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
- [2025-05-09 18:31] 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丰收
- [2025-05-09 18:30] 青铜器“生病了”怎么办?来看“文物医生”如何“治疗”
- [2025-05-09 18:19] 天坛 除了祭天还有这些你不知道的故事
- [2025-05-09 17:58] 海棠花开,到恭王府赴一场雅集
- [2025-05-09 17:56] 单反相机“超卖”无法供货 消费者索赔获支持
- [2025-05-09 17:52] 工信部查处破解版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行为
- [2025-05-09 17:50] 宫粉紫荆与樱花共绘春日画卷,广州海珠湿地2025花朝节启幕
- [2025-05-09 17:40] “百村记录计划”展现乡村振兴历程
- [2025-05-09 17:23] 合同陷阱 随意增项 警惕房屋装修四大套路
- [2025-05-09 17:20] “中国联通用户凌晨被异常扣费”报道追踪:扣费已原路退回
- [2025-05-09 16:58]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农业农村投资动能强劲
- [2025-05-09 16:53] 让生态资源转化为“富民资本”——安徽探索“两山”转化新路径见闻